研發領域

專利資料

# 核准編號 發明人 專利名稱 國別 類型
1 I540992 李德松; 蘇木川; 周益安 ; 高佳瑩 ; 詹碩源; 許子凡 翻摺收納式浴缸 台灣 發明專利
2 I539060 蘇木川; 許子凡; 許芷萱; 汪于庭 組合式擋水牆 台灣 發明專利
3 I485673 蘇木川; 許子凡; 黃珮瑜 ; 李欣儀 多功能警示裝置 台灣 發明專利
4 M445396 許子凡 ; 蘇木川 ; 林平 ; 陳怡璇 三合一育兒輔具 台灣 新型專利
5 M411980 蘇木川; 林大偉; 許子凡; 錢秀蓮 ; 許毓芬 機械式混色音樂玩具 台灣 新型專利

論文資料

# 論文名稱 檔案下載
1 Lv, C., Hsu, T.-F., Tu, X.-F., & Li, J. (2023). Schoolchildren’s Motivation for Viewing Chinese Opera Animation According to Opera Genre. PLoS ONE, 18(10), e0292744.(SCIE, IF = 2.9, Q1)
2 Tzu-Fan Hsu and Chao-Ming Yang (2021). Effect of Regulatory Focus and Message Framing on eWOM Attitude.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49(11), 1-14. (SSCI, IF = 0.976, Q4)
3 Rui-Liang Wang, Tzu-Fan Hsu*, and Chen-Zhong Hu (2021). A Bibliometric Study of Research Topics and Sustainability of Packaging in the Greater China Region. Sustainability, 13(10), 5384. (SSCI/SCI, IF = 3.251, Q2)
4 Chao-Ming Yang and Tzu-Fan Hsu* (2020). Integrating Design Thinking into a Packaging Design Course to Improve Students’ Creative Self-Efficacy and Flow Experience. Sustainability, 12(15), 5929. (SSCI/SCI, IF = 2.576, Q2)
5 Hsu, T. F. (2017). An Association Analysis between Content Topic and Appeal Type of Infographics. Marcus and W. Wang (Eds.): DUXU 2017, Part I, LNCS 10288, pp. 234–247. (EI, Scopus)
6 Yang, C. M. & Hsu, T. F.* (2017). Effects of Skepticism abou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dvertising on Consumer Attitude.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45(3), 453–468. (SSCI)
7 Yang, C. M. & Hsu, T. F.* (2017). New Perspective o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Educ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Applying Narrative Theory to Graphic Design Cour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6(2), pp. 188-198. (ERIC, ProQuest)
8 Yang, C. M. & Hsu, T. F. (2017). Applying Narrative Theories in the Design of Public-cause Posters: Process and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 4(4), pp. 80-91. (Scopus)
9 Yang, C. M. & Hsu, T. F.* (2016). Content Analysis on the Use of Calligraphic Art in Print Advertisements in Taiwan. Review of Arts and Humanities, 5(2), pp. 1-11.
10 Chao-Ming Yang & Tzu-Fan Hsu* (2016). Semiotic Analysis of the Auspicious Images of a Taiwanese Folk Religion Temple. Journal of Arts and Humanities, 5(5), pp.8-19. (ProQuest).
11 YANG, Chao-Ming & HSU, Tzu-Fan (2015), Applying Semiotic Theories to Graphic Design Educ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n Poster Design Teach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8(12), 117-129. (Scopus; EBSCOhost)
12 YANG, Chao-Ming & HSU, Tzu-Fan (2015), Influence of Message Framing and Product Type of Metaphorical Ads on Advertising Preferenc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4(2), pp.79-89. (CrossRef)
13 HSU, Tzu-Fan & YANG, Chao-Ming (2014), “A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on Proximate Contexts from Graphic Symbols: the AIGA System, Information Design Journal, 21(1), pp.5-17. (Scopus).
14 YANG, Chao-Ming & HSU, Tzu-Fan (2014), “The Advertisement Humor of Chinese Pun on Rational versus Emotional Product: A Perspective from the FCB Gri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Commerce and Humanities, 2(7), pp.27-39.
15 Hsu, T. F. & Lin, P. C. (2011), “Graphical Symbols: the effects of proximate context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n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Design Journal, 19(1), pp.18-27. (Scopus)
16 Hsu, T. F. & Lin, P. C. (2010), “A study of the accuracy ratio and response time related to the recognition of graphical symbols based on information load and combination mode”, Visual Communications Journal, 46(2), pp.5-14. (EBSCOhost)
17 許子凡、王曉今(2024),響應式網頁介面使用評估研究,基礎造形學報,第 12 期, 33-56。
18 許子凡、楊朝明、王瑞良(2023),以文獻計量探討近半世紀之資訊圖像研究發展, 設計學研究,第 26 卷,第 2 期,1-30。(THCI 核心期刊)
19 楊朝明、許子凡(2023),綠色廣告效果之研究—分析自我參照、論點品質的作用 及廣告懷疑層級的影響,商業設計學報,第 26 期,36-52。
20 楊朝明、許子凡(2023),從華文的入口網站探討原生廣告揭露對廣告識別、消費 者態度和行為意圖的影響—廣告可信度的中介作用,設計學研究,第 26 卷,第 1 期,1-21。(THCI 核心期刊)
21 許子凡、范宜善、曾荻涵(2022),從法律實務跨域探討藝術創作歷程之著作權爭議,設計學研究,第 25 卷,第 2 期,37-59。(THCI 核心期刊)
22 胡辰忠、楊朝明、許子凡、王瑞良(2022),從數位學習探討基礎造形教育之輔助可能性,基礎造形學報,第 10 期,55-80。
23 楊朝明、許子凡、黃恬舒(2021),從 Miura-ori 中分析摺紙藝術的原理與應用,藝 術學報,第 17 卷,第 1 期,pp.65-86。(THCI 第三級期刊)
24 許子凡、呂嬋(2021),動畫鑒賞課的多面性思辨培養與學習成效評估之教學創新 與實踐,基礎造形學報,第 9 期,p.45-58。
25 胡辰忠、楊朝明、許子凡*(2021),由不同語速探討視障者聽讀之理解性表現,基 礎造形學報,第 9 期,p.59-76。
26 許子凡、林演慶(2020),表現形式與性別對資訊圖像偏好與注目性之影響,藝術 教育研究,第 40 期,p.1-37。(THCI 核心期刊)
27 許子凡、羅珮瑋、范宜善(2020),海廢參與式藝術創作之教學行動研究,商業設 計學報,第 24 期,p.105-116。
28 許子凡、楊朝明、黃彥蓉、王瑞良(2020),從物件動態與鏡頭運鏡探討動態資訊 圖像之關聯分析,商業設計學報,第 24 期,p.133-144。
29 許子凡、胡辰忠(2020),視障聽讀輔助之介面設計與使用性評估,設計學研究, 第 23 卷,第 1 期,pp.23-40。(THCI 核心期刊)
30 許子凡(2020),資訊圖像-資訊與圖解的設計表現,科學發展月刊,第 570 期, p.60-65。
31 許子凡、楊朝明、馬翊珈、范宜善(2020),編排樣式之情緒感受分析,基礎造形 學報,第 8 期,p.25-58。
32 王瑞良、許子凡(2019),臺灣包裝學術研究之文獻計量分析,設計學研究,第 22 卷,第 2 期,pp.121-143。(THCI 核心期刊)
33 許子凡、周雅(2019),永續設計研究的議題類別與階段時期之關聯分析,商業設 計學報,第 23 期,pp.1-12。
34 許子凡、王曉今(2019),響應式網頁設計於桌上型電腦與智慧型手機之評價研究, 商業設計學報,第 23 期,pp.33-45。
35 許子凡、楊朝明、王聖文(2019),資訊圖像概念模式及互動程度之關聯探討,設 計學研究,第 22 卷,第 1 期,pp.1-17。(THCI 核心期刊)
36 許子凡、楊朝明、林育達(2019),從國際動畫影展的歷史脈絡探討台灣動畫影展 的現況與未來,基礎造形學報,第 7 期,pp.30-46。
37 許子凡、楊朝明、黃欣怡、王曉今(2018),從群化原則探討網站首頁的意象差異, 基礎造形學報,第 6 期,pp.54-100。
38 許子凡、王聖文、傅銘傳(2017),互動式資訊圖像之互動概念模式探討,設計學 研究,第 20 卷,第 2 期,pp.1-20。
39 許子凡、楊朝明、王聖文(2017),從設計表現類型與視覺複雜度探討網頁資訊圖 像之理解性,設計學研究,第 20 卷,第 1 期,pp.1-22。
40 許子凡(2016),從視覺複雜度與設計表現類型探討網頁資訊圖像之注目性,設計 學研究,第 19 卷,第 2 期,pp.1-26。(THCI、科技部良好期刊)
41 許子凡、楊朝明(2015),網頁資訊圖像的表現形式與主題內容之關聯分析,設計 學研究,第 18 卷,第 1 期,pp.1-22。
42 楊朝明、許子凡(2014),企業可信度與視覺雙關對廣告說服力之影響,藝術學報, 第十卷,第二期,pp.197-227。(THCI、科技部良好期刊)
43 楊朝明、許子凡、陳進隆(2014),跨語境文化研究:比較台灣自由時報與英國泰 唔士報隱喻廣告表現之差異,設計學研究,第 17 卷,第 1 期,pp.1-24。
44 許子凡、楊朝明(2014),探討網頁資訊圖像的設計表現類型,設計學年刊,第 2 期,pp.137-158。
45 林品章、許子凡、戴婉儀(2014),高齡族群的繪畫風格意象研究,設計學年刊, 第 2 期,pp.67-90。
46 林品章、許子凡、戴婉儀(2014),從生活型態與背景差異探討高齡者之色相偏好, 基礎造形學報,第 3 期,pp.67-90。
47 林品章、許子凡、戴婉儀(2013),高齡者形狀偏好與其基本資料、生活型態之差 異—以矩形為例,設計學研究,第 16 卷,第 2 期,pp.45-70。
48 許子凡、林品章(2013),評估不同資訊負載類型的圖形符號辨識效率—以組合模 式為分類依據,設計學研究,第 16 卷,第 1 期,pp.25-41。
49 許子凡、楊朝明(2013),性別差異於圖形符號組合模式之歸類研究,設計學年刊, 第 1 期,pp.95-110。
50 許子凡、林演慶(2012),教育背景對圖形符號複雜度之判讀績效研究,商業設計 學報,第 16 期,pp.187-200。
51 許子凡、林品章(2009),圖像電子副語之判讀效率與滿意度研究,設計學研究, 第 12 卷,第 1 期,pp.83-102。
52 許子凡、林品章(2008),認知風格對不同資訊量的判讀效率與模式特徵:以 AIGA 圖形符號為例,設計學研究,第 11 卷,第 1 期,pp.87-105。
53 許子凡(2004),從空間能力分析虛擬實境的使用者尋路,設計學研究,第 7 卷, 第 2 期,pp43~58。

計畫資料

# 簽訂年度 計畫名稱 合作單位 計畫金額
1 2024 探討個體心像差異於網購AR/VR/2D影像互動之科技接受與產品評價 國科會 760000
2 2023 以文獻計量分析資訊圖像研究之發展軌跡與議題範疇 國科會 556000
3 2022 從學習動機、認知負荷與心流體驗探討擴增實境導入美育教學之評估 國科會 606000
4 2020 輔助中高齡者職務再設計之行動應用程式開發實證研究 國科會 700000
5 2020 從學習滿意度與支持服務滿意度評估視障聽讀輔助介面的教與學效益 國科會 704500
6 2019 從理解性與使用性評估語速差異下的視障聽讀輔助介面之績效表現 國科會 604500
7 2018 視障生聽讀學習輔助之介面設計與評估 國科會 621500
8 2017 從概念模式探討資訊圖像的互動性評估 國科會 502000
9 2016 互動資訊圖像的概念模式及其關聯分析之探討 國科會 505500
10 2015 從理解性與記憶性評估網頁資訊圖像之績效表現 國科會 491000
11 2014 2014設計教育與產學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科會 100000
12 2014 網頁資訊圖像之設計表現類型的注目性評估 國科會 521500
13 2013 網頁資訊圖像的表現形式與主題內容之關聯分析 國科會 347000
14 2011 圖形符號組合模式之評估研究 國科會 369000

技轉資料

# 簽訂年度 計畫名稱 合作單位 計畫金額
回列表